无尘车间(Cleanroom)是一种通过控制空气中的微粒、温湿度、压力、气流等参数,以满足特定生产工艺或实验需求的环境。其设计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和科学原则,以确保环境参数符合行业要求。
污染控制原则
源头控制:减少污染物产生(如人员、设备、材料带入的微粒)。
过程控制:通过气流组织、压差管理、过滤系统等防止污染物扩散。
末端控制:采用高效过滤器(HEPA/ULPA)去除空气中的微粒。
气流组织原则
单向流(层流):气流以均匀速度平行流动(适用于高洁净度区域,如ISO 5级)。
非单向流(乱流):气流呈不规则流动(适用于较低洁净度区域,如ISO 7-8级)。
压差控制原则
正压控制:洁净度高的区域压力应高于相邻低洁净区(防止外部污染进入)。
负压控制: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或有毒物质操作区(防止内部污染外泄)。
材料与表面处理原则
光滑、不产尘:墙面、地面、天花板应采用无缝隙、易清洁的材料(如彩钢板、环氧自流坪)。
防静电:电子行业需采用防静电地板、墙面材料。
人机物净化原则
人员净化:设置风淋室、更衣间、洗手消毒设施。
物料净化:采用传递窗、物料气闸室。
设备净化:设备进车间前需清洁,避免带入微粒。
洁净室等级通常按照国际标准(如 ISO 14644-1 或美国 FS 209E)划分,主要依据单位体积空气中的微粒数量。
ISO 等级 | FS 209E 等效 | ≥0.5μm 粒子最大允许数量(每立方米) | 典型应用 |
---|---|---|---|
ISO 1 | - | ≤10 | 半导体光刻 |
ISO 3 | Class 1 | ≤1,000 | 芯片制造 |
ISO 5 | Class 100 | ≤100,000 | 制药无菌灌装 |
ISO 7 | Class 10,000 | ≤10,000,000 | 医疗器械生产 |
ISO 8 | Class 100,000 | ≤100,000,000 | 食品包装 |
不同行业对洁净度的典型要求:
电子行业(半导体、芯片):ISO 1-5(Class 1-100)
制药行业(无菌生产):ISO 5-7(Class 100-10,000)
医疗器械:ISO 7-8(Class 10,000-100,000)
食品行业:ISO 8(Class 100,000)
特点:气流以均匀速度(通常 0.3~0.5 m/s)单向流动,快速带走污染物。
应用:高洁净度区域(ISO 1-5级),如手术室、芯片制造、无菌灌装区。
实现方式:
垂直层流:FFU(风机过滤单元)安装在顶部,回风在地面。
水平层流:送风墙+对面回风墙(适用于狭长空间)。
特点:气流呈不规则流动,靠稀释作用降低污染浓度。
应用:较低洁净度区域(ISO 6-8级),如包装区、更衣室。
实现方式:
顶送侧回:高效过滤器送风,侧墙回风。
扩散送风:通过散流器均匀送风。
特点:结合单向流和乱流,核心区域用层流,周边用乱流。
应用:部分制药车间、电子组装区。
洁净度要求:ISO 1-5(Class 1-100)
关键设计:
超高效过滤(ULPA):过滤 0.1μm 微粒。
防静电(ESD):防静电地板、离子风机。
AMC(气态分子污染物)控制:化学过滤器去除酸性/碱性气体。
微振动控制:设备需防震基础。
洁净度要求:ISO 5-7(Class 100-10,000)
关键设计:
GMP 合规:符合 FDA/EMA 规范。
无菌屏障:RABS(限制进出屏障系统)或隔离器。
消毒方式:VHP(汽化过氧化氢)灭菌。
单向流保护:关键操作区(如灌装线)必须用层流罩。
洁净度要求:ISO 7-8(Class 10,000-100,000)
关键设计:
易清洁表面:无死角、圆弧角设计。
生物安全:部分区域需负压控制(如病毒检测实验室)。
洁净度要求:ISO 8(Class 100,000)
关键设计:
防霉抗菌:墙面、地面用抗菌涂层。
温湿度控制: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设计要素 | 关键原则 |
---|---|
洁净等级 | 根据行业选择(电子最高,食品较低) |
气流组织 | 高洁净度用单向流,低洁净度用乱流 |
压差控制 | 洁净区>缓冲区>非洁净区(正压);生物安全区用负压 |
材料选择 | 不产尘、易清洁、防静电(电子)、抗菌(食品) |
人机物净化 | 风淋室、传递窗、设备清洁程序 |
设计核心目标:在满足生产工艺需求的同时,确保洁净室长期稳定运行,符合行业法规(GMP、ISO、FDA等)。
如果需要更深入的具体行业设计案例或计算(如换气次数、压差计算等),可以进一步探讨!